食道癌(別名:食管癌)
掛號科室: 胸外科
發病部位:食道
多發人群:40歲以上
治療方法:手術治療、放化療
是否傳染:無傳染性
是否遺傳:有遺傳性
相關癥狀:梗噎感、胸骨后疼痛
相關檢查:X線、CT、B超檢查
相關手術:食管鱗癌切除術
相關藥品:順鉑、卡鉑
治療費用:市三甲醫院約(30000-50000元)
女人得食道癌的前兆
42919次播放98次點贊
食道癌是什么癥狀,位置在哪里
21867次播放72次點贊
食道癌化療后能活幾年
74405次播放87次點贊
食道癌怎么檢查出來
50449次播放95次點贊
食道癌患者后背痛是不是很嚴重了
35570次播放31次點贊
食道癌只能吃流食到哪個期了
35717次播放46次點贊
脖子窩感覺堵是食道癌嗎
90000次播放99次點贊
爸爸食道癌會遺傳給女兒嗎
11867次播放83次點贊
食道癌和甲狀腺癌屬于兩種不同的疾病,而且分期不同,嚴重程度也不同,不能直接進行比較,但是兩種疾病都比較嚴重,可危及生命。患者在出現不適癥狀時,應及時到醫院的外科、腫瘤科就診,完善組織病理學檢查,在醫生的建議下針對不同疾病采取對癥治療。1、食道癌:由于長期吸煙、重度飲酒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等,可能會導致食道癌。食道癌的治療一般采用手術治療以及化療,食道癌早期發現后通過手術治療預后較好,但臨床中一般食道癌發現時已經是中晚期,可影響患者的壽命,此時患者只能通過手術以及化療進行緩解,預后較差,屬于嚴重疾病;2、甲狀腺癌:經常吃刺激的食物,以及電子產品輻射等原因,可能會導致甲狀腺癌。甲狀腺癌以手術治療為主,輔助放療及靶向治療等。患者通過手術切除的方式以及放射性核素碘-131發射出的β射線破壞殘余甲狀腺組織和癌細胞,在一般情況下能夠治愈。但如果發現病情較晚,或出現轉移,也會影響患者的壽命,也屬于相對嚴重的疾病。無論是何種疾病,都應引起重視,平時加強預防。建議日常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抽煙、喝酒,不吃刺激性食物,注意飲食安全,加強運動,保持心情愉悅,有助于增強體質。
作者:丁波泥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 閱讀量: 3043
食道癌患者飲食無特殊注意事項,但由于食道癌的腫瘤位置特殊性,易造成患者在未發現腫瘤前出現惡心、嘔吐,甚至不能喝水、吞咽困難等臨床表現,常見注意事項如下:1、如果是出現吞咽困難的食道癌患者,飲食應主要選擇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雖然醫院有人應用營養液和口服營養液,但同食物相比仍然不可能達到100%復制。因此,如果食道癌患者可以口服食物,且不會發生過敏或者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可以盡量多吃富含營養的食物;2、如果患者食道堵塞明顯,甚至完全堵塞,可以尋求醫生幫助,通過放置食管內支架重新開放食道,讓患者有進食機會,因為進食是維持患者營養狀態有效、經濟的方法。
作者:劉院生 湖湘中醫腫瘤醫院 閱讀量: 4422
“民以食為天”,中國人愛吃,也熱愛“食補”。炒、爆、熘、燒、燜等五花八門的烹飪方式,而且有什么東西都“趁熱喝”、“趁熱吃”的習慣。嘴的欲望是滿足了,消化系統的負擔就太重了,人們吃熱的食物、多喝熱水,但卻沒想到過熱飲食對食道的傷害。自吞咽開始,至蠕動波到達食管末端進入胃部,這個過程大約需要9秒鐘。如果把超過65℃的熱食吞下去,這就意味著,每吃一口,我們食道要經過9秒鐘被燙的夢魘。食物溫度過高,會灼傷食管黏膜并使之壞死,長期下去,可使該部位癌變。專家提醒,人的食道,一分柔嫩,只能承受50℃-60℃的溫度,超越這個溫度,食道的黏膜就會被燙傷。日常生活中,不要吃過燙食物,溫度都盡量控制在65℃以下,剛出鍋的菜晾一晾再吃,撈出的火鍋菜放在盤里晾一會兒,剛沏好的茶不要貪圖品茗的快感。
作者:胡光明 肥東縣中醫醫院 閱讀量: 3177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摘要:本篇病例患者為男性,75歲,因進行性吞咽困難半年入院,經影像學檢查、胃鏡檢查診斷為食道癌,入院后予以完善相關輔助檢查后,經右胸行二切口食管癌根治術,術后給予抗感染、補充體液等對癥治療,患者癌腫順利切除,吻合、結扎嚴密,術后恢復良好,住院10天準予出院。【基本信息】男、75歲【疾病類型】食道癌【就診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診時間】2022年5月【治療方案】手術治療(二切口食管癌根治術)+靜脈滴注(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脂肪乳注射液、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療周期】住院治療10天,長期隨訪【治療效果】癌腫順利切除,吻合、結扎嚴密,術后恢復良好一、初次面診患者男,75歲,半年前開始出現進食后哽咽感,起初以進食較硬食物時明顯,后哽咽感逐漸加重,現進食半流質食物時也有哽咽感,一直未行任何診療,今來我院門診行影像學檢查,示食道中上段存在局限性充盈缺損,病變長約5cm,病變局部管壁僵硬,蠕動消失,鋇劑通過受阻,胃竇存在痙攣性狹窄,竇部黏膜皺襞增粗紊亂,胃小區增大、不均,懷疑存在食道占位病變,胃竇炎。進一步行胃鏡檢查提示進鏡25-30cm食道近后壁見偏心性腫物,侵及1/2食道壁,腫瘤表面糜爛、充血,距門齒約31-33cm食道近前壁見2處隆起,表面糜爛。故現為行進一步治療,以食道癌為主要診斷收治入院。二、治療經過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病情,目前胃鏡檢查示食道潰瘍增生性病變及隆起性病變,活檢病理提示鱗狀細胞癌,故可明確食道癌診斷。需盡早采取手術治療,切除腫物,患者及家屬同意,遂給予患者全面查體,完善相關檢查,排除手術禁忌后,于全麻下行二切口食管癌根治術,術中進行胸導管結扎,術后給予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脂肪乳注射液以補充體液及營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給予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靜脈滴注,以進行抗感染治療。三、治療效果手術過程順利,食道癌段順利切除,吻合、結扎嚴密,術后未出現吻合口瘺、感染等并發癥。至住院第10天,患者無胸悶氣急、咳嗽咳痰、心慌乏力、腹痛腹脹等不適,傷口恢復良好,囑其1周后門診復查,準予出院。復查時手術傷口未見紅腫熱痛,恢復良好,復查胸部CT,食道癌腫段切除,吻合口未見異常,未訴其他不適。囑其后續每半年復診,以及時發現復發。四、注意事項患者手術治療順利,術后恢復良好,我感到十分欣慰,同時叮囑患者歸家后還需注意以下事項:1、惡性腫瘤會對機體造成較大消耗,且食道處病變會影響進食,需注意休養,充分休息,恢復期間避免不必要的體力消耗;2、加強營養,多進食富含豐富蛋白質和能量的清淡易消化飲食,勿進食過燙食物,以防食道燙傷,并細嚼慢咽,養成規律的飲食習慣;3、食道癌存在復發轉移可能,目前手術治療順利,但后續也一定要遵醫囑定期復查。五、個人感悟本病例患者早期表現為進行性吞咽困難,這是食道癌的典型表現,嚴重時飲水都會困難,極大程度上影響正常生活,同時患者的機體消耗大,也易出現營養不良。故一旦出現進食時存在哽噎、胸骨后疼痛、異物感等異常癥狀,需及時就醫檢查,警惕食道癌可能,盡早采取措施進行干預,早發現早治療,才能獲得更好的預后。
作者:關琳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閱讀量: 3341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摘要:一位50歲的男性患者,因進行性吞咽困難1月余入院,經胃鏡檢查提示食管占位,病理活檢后診斷為食道癌,入院后予以完善相關輔助檢查后,行食道癌切除術,術后給予補充體液與營養支持、消炎治療,住院8天準予出院,癌腫順利切除,復查胸部CT未見新發病灶。并于術后半個月進行輔助化療,計劃行4個周期。【基本信息】男、50歲【疾病類型】食道癌【就診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診時間】2022年4月【治療方案】手術治療(食道癌切除術)+靜脈滴注(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脂肪乳注射液、注射用順鉑、紫杉醇注射液)+口服藥物(多潘立酮片、蘭索拉唑腸溶片)【治療周期】住院治療8天,后續化療4周期,定期隨訪【治療效果】癌腫順利切除,復查胸部CT未見新發病灶一、初次面診患者男,50歲,平素體健,本次就診自述出現吞咽困難1月余,開始為進食干的食物有梗噎感,咽下困難,伴有咽下疼痛,后逐步加重,進食流質食物亦有梗噎感,還伴有體重下降,無發熱,院外未行特殊治療,今為尋求進一步診治,而來我院就診。我給患者進行體格檢查,見生命體征正常,神志清,精神可,體型消瘦,查體合作。為進一步明確診斷,以吞咽困難原因待查收入我院,進行下一步診查。二、治療經過患者入院后予以完善相關輔助檢查,行胃鏡檢查提示食管占位,病理活檢為鱗癌,遂明確診斷為食道癌。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病情,告知需盡早采取手術治療,切除腫物,以防癌腫繼續生長壓迫局部組織并出現擴散。患者及家屬同意,遂積極進行術前準備工作,完善相關檢查,排除手術禁忌后,于氣管插管全麻下行食道癌切除術,術中將食管胃弓進行后吻合,術后予以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脂肪乳注射液輸液對癥治療,行病理檢查示食道中分化鱗癌,侵及外膜,存在淋巴結多發轉移,屬晚期,故術后應用注射用順鉑、紫杉醇注射液進行4周期的輔助化療治療。并口服藥物多潘立酮片、蘭索拉唑腸溶片以抑制胃酸,減輕胃腸炎癥。三、治療效果手術過程順利,食道癌段順利切除,術后未出現吻合口瘺、周圍臟器副損傷、感染等并發癥。至住院第8天,患者一般情況好,未訴胸悶憋氣,無咳嗽咳痰,無發熱,飲食休息好,體溫血壓正常,心肺聽診未及異常,準予出院,囑其半個月后復診繼續化療治療。化療治療結束后惡心、嘔吐等癥狀消失,復查胸部CT,未見新發病灶。四、注意事項患者手術順利,經治療后病情穩定,我也為患者感到高興,同時叮囑他還需注意以下事項:1、居家多休息,為減輕傷口疼痛,可采取斜坡臥位,稍將床頭墊高;2、少食多餐,避免暴飲暴食,飲食清淡,補充足夠的維生素、蛋白質,勿飲酒;3、食道癌的發現及手術治療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精神壓力,患者家屬需多關心患者,積極滿足患者的需求,多陪伴和鼓勵患者,給予足夠的心理支持;4、后續化療治療期間,有明顯的惡心、頭暈、嘔吐等感覺,及時與醫生溝通。五、個人感悟本病例患者發生吞咽困難1個月,就從吞咽干的食物出現哽噎感,進展到流食易有哽噎感,疾病進展的非常快,好在患者來就診也算及時,經過手術治療后,癌腫得以完整切除,術后輔助化療進一步減少復發可能,患者現康復良好,是一件幸事。在此也提醒各位患者,吞咽困難往往提示著食管出現病變,切不可麻痹大意,需及時就診。
作者:關琳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閱讀量: 4005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摘要:本篇病例患者為男,57歲,因1月前進食后出現胸部不適,有梗噎感,稍有疼痛感,感胃脹不適入院,經影像學檢查、胃鏡檢查診斷為食道癌,入院后予以完善相關檢查后,行胸腔鏡下食管腫瘤切除術,患者癌腫順利切除,術后給予抗感染、止痛的對癥治療,術后恢復良好,住院8天準予出院。【基本信息】男、57歲【疾病類型】食道癌【就診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診時間】2022年1月【治療方案】手術治療(食道癌切除術)+靜脈滴注(注射用頭孢呋辛鈉)+口服藥物(布洛芬緩釋膠囊)【治療周期】住院治療8天,定期復查【治療效果】癌腫順利切除,術后恢復良好,復查未見新發病灶一、初次面診患者男,57歲,既往身體健康,有飲酒史,自述1月前進食后出現胸部不適,有梗噎感,稍有疼痛感,伴有胃脹不適,無反酸燒心感,無腹脹腹瀉,無胸背部疼痛,無黑便,無明顯消瘦,行胃鏡檢查提示距門齒25-33cm處食管見到偏心性生長的腫物,侵及3/4食管壁,腫物表面糜爛、充血、結節感,見不規則潰瘍形成,覆蓋污穢苔,質地硬,觸及易出血,病理活檢提示食管原位鱗癌,為進一步治療,以食管癌收入住院。二、治療經過患者入院后進行胸部增強CT檢查,發現食管中段局部管壁增厚、管腔狹窄,并周圍多發小淋巴結,雙肺未見明顯異常強化灶。雙側頸部、鎖骨上、腋窩及腹股溝區淋巴結超聲檢查未見明顯異常。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病情,患者目前食道癌診斷明確,未見他處轉移,建議盡早手術治療,患者及家屬同意。遂完善術前檢查后,進行了食道癌切除術,術中徹底切除病灶。術后應用注射用頭孢呋辛鈉以抗感染,口服布洛芬緩釋膠囊以緩解疼痛,并給予患者冰袋進行術后局部冰敷以消腫。三、治療效果手術過程順利,食道癌腫順利切除,術后暫禁飲食,第2日開始進流質飲食,患者自述進食后仍有哽噎感,但較之前輕微,術后第3日術區開始逐漸消腫,至住院第8天,患者自述進食時哽噎感基本消失,已可進軟食,無咳嗽咳痰,無發熱,夜間休息好,傷口恢復良好,準予出院。囑其1周后門診復查,復查時手術傷口紅腫消退,恢復良好,胸部CT示食道癌腫段切除,未見新發病灶,未訴其他不適,囑其后續每半年復診一次。四、注意事項患者經手術順利切除癌腫,術后恢復良好,為了他在出院后可以更好的恢復,我叮囑他還需注意以下事項:1、手術治療后還是有復發可能,故需按時復查胸部CT、食管胃鏡檢查,若有吞咽障礙加重、乏力、不明原因的疼痛等異常表現,均需及時復診;2、飲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進食粗糙堅硬食物,以免引起食管刮傷,也不要進食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影響傷口恢復;3、病情穩定后,逐漸恢復體能活動,循序漸進,保持規律的作息,以促進恢復。五、個人感悟食道癌的病因多與不良飲食習慣有關,如長期飲酒、經常進食變質的食物、長期缺乏部分微量元素、經常進食過燙的食物等,均可能導致食道組織出現病變,出現惡性腫瘤。本片病例患者有飲酒史,這可能是其出現食道癌的誘因之一。故在此提醒大家,注意飲食健康,不良的飲食習慣,會日積月累地導致食管及胃腸出現損傷,也可能出現癌變。
作者:關琳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閱讀量: 4279
崔雙林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腫瘤外科
"一吃飯就打嗝不一定是食道癌,不用過分的擔心。食道癌主要的癥狀是胸痛、胸悶、肺部疼痛、吞咽困難,吃飯的時候容易哽咽,出現這樣癥狀的病...
崔雙林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腫瘤外科
"食道癌是很嚴重的惡性腫瘤,食道癌的病人是不會遺傳的,因為食道癌不是遺傳病。食道癌的病人也不會傳染給別人的,因為食道癌也不是傳染病,...
全部 北京 上海 廣東 廣西 江蘇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東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遼寧 黑龍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慶 陜西 甘肅 云南 新疆 內蒙古 海南 貴州 青海 寧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