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癌(別名:結腸組織癌性病變)

就診指南


掛號科室: 普外科

發病部位:下腹

多發人群:慢性結腸疾病患者

治療方法:手術治療、化療

是否傳染:無傳染性

是否遺傳:有遺傳幾率

相關癥狀:腹脹、消化不良

相關疾病: 結腸息肉 腸梗阻 感染性休克

相關檢查:肛管指診、直腸鏡

相關手術:乙狀結腸癌腫除切除術

相關藥品:甲氨蝶呤、乙胺嘧啶

治療費用:市三甲醫院約(10000-50000元)

結腸癌視頻

更多>

結腸癌文章

更多>

結腸癌手術后多久傷口才能全部愈合

結腸癌手術后傷口全部愈合的時間,需要根據患者的手術方式、自身情況,以及傷口是否合并感染進行判斷。為幫助傷口愈合,患者需要注意保護傷口,定期換藥,以免護理不當導致傷口愈合時間延長,甚至引起不良后果。1、手術方式:如進行腹腔鏡下的結腸癌根治術后,腹部常遺留3-4個較小的手術切口,一般術后7-9天即可拆線進行適宜的運動。而對于開放性手術即開腹手術,因為手術切口較大,在患者全身整體狀態良好、營養補充良好的情況下,雖然7-9天后也可以拆線,但建議盡量綁腹帶1個月以促進傷口全部愈合,同時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術后切口疝的形成;2、自身狀況:對于患有糖尿病、結核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其傷口全部愈合時間相對會延長,具體時間不一,此類人群需要遵醫囑口服二甲雙胍等降糖藥、異煙肼等抗結核藥,控制自身的慢性疾病,幫助促進傷口愈合。對于營養不良、惡病質等患者,其傷口全部愈合的時間也會相應地延長,具體時間因人而異,患者在術后需要注意補充營養,如食用雞蛋、牛奶等食物,補充優質蛋白;3、傷口是否合并感染:若傷口合并感染,通常需要使用頭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若傷口出現化膿等較為嚴重的癥狀,則可能需要拆線擴開切口換藥,以清理、引流膿液,此時傷口想要全部愈合也需要延長半個月到1個月。綜上所述,不同情況的患者其傷口全部愈合的時間不同,若自身存在相關的慢性疾病,或在術后出現發熱、腹痛等不適癥狀,需要及時告知醫生進行針對性的處理,以免延長愈合時間,甚至引發其他較為嚴重的并發癥。

作者:陶振洲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閱讀量: 4932

中年女性患結腸癌,手術聯合化療助其控制病情!

摘要:本文患者是一位50歲的女性,因出現腹部疼痛、惡心、食欲減退癥狀,而來我院就診。給患者進行體格檢查、腸鏡檢查、病理檢查后,診斷其為結腸癌,屬于腸道腫瘤的一種類型。綜合考慮后,給予手術治療,術后輔以4個周期化療,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不適癥狀減輕。【基本信息】女、50歲【疾病類型】結腸癌【就診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診時間】2022年3月【治療方案】手術治療(腹腔鏡下結腸癌根治術)+化療藥物(氟尿嘧啶注射液、奧沙利鉑注射液)【治療周期】住院治療10天,輔助化療4個周期【治療效果】患者病情得以控制,不適癥狀減輕一、初次面診患者李女士,50歲,因腹部疼痛,在當地醫院就診,進行藥物治療(具體不詳)后效果不佳。為求進一步治療,遂來我院就診。患者自訴平素飲食規律,就診前2周開始出現腹部疼痛癥狀,伴惡心、食欲減退。給患者進行體格檢查,生命體征平穩,全腹軟,無壓痛,未觸及腫物,肝脾肋下未觸及。進行腸鏡檢查,發現距離肛門45cm處的橫結腸有隆起性病變,橫結腸近脾曲腫瘤已穿透腸壁侵及腸周,周圍系膜區可見數枚小淋巴結影,最大者直徑7mm,顯示橫結腸近脾曲腸壁增厚,最厚處約15mm,病理活檢提示為腺癌。綜合以上檢查結果,初步診斷患者為結腸癌。二、治療經過患者辦理入院后,進行腫瘤標志物檢查,癌胚抗原58.50ng/ml,高于正常水平。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表示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需行手術治療,以清除病灶。取得同意后,給患者完善術前檢查,排除手術禁忌。在全身麻醉狀態下進行腹腔鏡下結腸癌根治術,術中清掃系膜區淋巴結,手術過程順利,將切除組織送病理檢查,結果支持術前診斷,存在淋巴結轉移。因患者存在淋巴結轉移,復發風險較高。綜合考慮后,為患者制定了化療方案,使用藥物為氟尿嘧啶注射液、奧沙利鉑注射液,可以抑制腫瘤細胞的DNA合成,起到良好的抗腫瘤作用。三、治療效果患者現已進行手術,將病灶清除,目前階段的手術治療效果還是令人滿意的,術后患者恢復情況良好,無手術并發癥出現。之后經過4個周期的化療,患者一般情況可,不適癥狀減輕。經CT檢查,沒有發現明顯異常,未見轉移。進行腫瘤標志物檢查,癌胚抗原降至正常的范圍內,提示病情得到控制。四、注意事項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后,病情控制良好,我感到十分欣慰,但術后護理也不能大意,我囑咐患者及其家屬還應注意以下幾點:1、肛門排氣前禁食水,排氣后1-2周以流食為主,包括米湯、魚湯、稀肉粥等易消化的食物,2周以后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2、保持切口清潔衛生,避免碰水引發感染,術后1周視傷口愈合情況拆線,注意休息,保證睡眠,適當下地活動,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五、個人感悟腸道腫瘤分為良性腫瘤以及惡性腫瘤,本文患者經檢查后確診為結腸癌,屬于腸道惡性腫瘤。該病早期沒有顯著臨床癥狀或僅有排便習慣的改變,容易被患者忽視。隨病情進展,可出現腹痛、腹瀉、便血、消瘦等癥狀。借此病例提醒大家,要加強自我關注,一旦出現不適癥狀,及時就醫。本文患者雖然經過治療,病情得到控制,但是還應加強復查意識,有助于及時發現病情變化,采取干預措施。

作者:汪大偉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閱讀量: 3083

結腸癌術后半年總放屁怎么回事

結腸癌術后半年總放屁,考慮可能與手術過后腸道菌群紊亂、進食產氣食物、人體正常解剖結構改變等因素有關。建議出現該現象時,及時去往醫院就診,以明確診斷并進行相應處理。1、腸道菌群紊亂:結腸癌術后可能會影響人體內正常的腸道菌群,從而導致腸道菌群的紊亂,造成產氣腸桿菌增加、結腸內氣體增加,會出現結腸癌術后半年總放屁的現象,可以使用益生菌補充人體的正常菌群,維持陽性和陰性菌群的正常結構,以免產氣菌的增加,如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等;2、進食產氣食物:如果結腸癌術后半年進食大豆、黃豆、牛奶等易產氣的食物,可能會導致食物無法完全被腸道吸收,與細菌結合而產生氣體,也會出現結腸癌術后半年總放屁的現象,這時需要改善飲食結構,減少易產氣食物的食用,從而改善該現象;3、人體正常解剖結構改變:由于結腸癌手術會切除局部的結腸,導致人體的結腸明顯縮短,可能會出現胃腸蠕動過快,而導致排便、排氣次數增加的情況,也可出現結腸癌術后半年總放屁的現象,一般不需要進行特殊處理,通常在機體適應后就會逐漸自行緩解。

作者:黃耿文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閱讀量: 3791

腹部疼痛持續1年,要小心結腸癌!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摘要:74歲女性患者,自述下腹部疼痛1年,疼痛呈陣發性隱痛,當時未做理會,但近期不適感變重,還伴有里急后重、乏力的癥狀,于是來到醫院尋求幫助,綜合檢查結果,診斷為結腸癌,采取手術以及藥物治療,患者的病情已得到較好的控制。【基本信息】女、74歲【疾病類型】結腸癌(乙狀結腸癌)【就診醫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診時間】2022年4月【治療方案】手術治療(乙狀結腸癌根治術)+靜脈注射藥物(注射用鹽酸伊立替康、注射用頭孢拉定)【治療周期】院內治療28天,出院10天后就醫復查【治療效果】疾病已得到控制,腹部不適癥狀消失一、初次面診患者自訴在1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下腹部疼痛不適,陣發性隱痛,伴尿頻、尿急、尿痛,小便如洗肉水樣,未進行治療,腹痛加重,大便1-2次/日,逐漸出現里急后重,大便變細,無肉眼血便,大便伴黏液,尿液顏色同大便,伴乏力,感癥狀逐漸加重,近期體重下降約20kg。詢問病史得知患者存在高血壓病史,平時也按時服用藥物。查體下腹部觸及一大小約13cm實性包塊,壓痛明顯,活動度稍差。完善CT后顯示患者的乙狀結腸壁明顯增厚,累及膀胱左側壁,符合惡性腫瘤的情況,以結腸癌(乙狀結腸癌)收治入院。二、治療經過我先將確診為乙狀結腸癌的結果告知患者,且癌細胞已經擴散至膀胱處,應及時采取手術、藥物治療,否則癌細胞繼續向遠處蔓延、擴散,則會使得疾病的治療難度變大,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患者聽后表示同意上述治療方案。在局麻的情況下行乙狀結腸癌根治術,術中完成乙狀結腸癌切除、橫結腸造口、膀胱部分切除、膀胱造口、闌尾切除術、左輸尿管D-J管植入術,手術順利,術后患者清醒后及時送回病房。予以注射用頭孢拉定預防感染,同時也為患者開具了注射用鹽酸伊立替康,通過化療來防止癌細胞再生長或向遠處蔓延。三、治療效果術后第1天,患者的體溫為36.8℃,未見發熱的現象,精神狀態尚可。術后第2天,患者的引流管通暢,下腹部疼痛、里急后重、黏液便、乏力的癥狀有所好轉,沒有其他異常現象。術后第28天,不適癥狀均消失,患者不伴有發熱寒戰、惡心嘔吐、心慌胸悶等癥狀,造瘺口排便排氣可。查體時患者的腹部平軟,無壓痛及反跳痛,可自行排尿,病情已得到控制,遂出院。出院10天后就醫復查,也未見其他不良情況。四、注意事項對于患者可以正常出院,我也感到很高興,不過在出院時我還是建議患者應注意以下幾點:1、應做好膀胱造口的護理工作,保證周圍皮膚干燥、清潔,避免膀胱造瘺管脫出,同時還應按時夾閉膀胱造瘺管;2、平時盡量避免大量進食辛辣、油膩的飲食,應適當多吃蘿卜、白菜、香蕉等高纖維素的食物,并適當活動,以保證排便順暢,不要久坐、久站;3、另外,如在服用抗感染藥物或化療期間,存在明顯不良癥狀,應及時就醫向我說明。五、個人感悟結腸癌為惡性腫瘤,病程進展較快,較易向周圍以及更遠處的組織、器官浸潤,進而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次病例中的74歲女性患者,因初始未在意自身存在下腹部陣發性隱痛的情況,而延誤疾病的救治,使得癌細胞向膀胱處浸潤,使得患者的不適癥狀加重,也造成治療的難度變大。故建議平時發現自身有一直得不到緩解的異常現象時,及時就醫。

作者:鄭見寶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閱讀量: 4676

因自感乏力就醫,竟確診為結腸癌!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摘要:61歲女性患者,主訴在10余天前,突然間感到乏力,還伴有頭暈、耳鳴的癥狀,經過休息后一直得不到緩解,因此來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以及病理學檢查結果,可診斷為結腸癌,立即給予患者手術、藥物治療,患者的病情已得到控制。【基本信息】女、61歲【疾病類型】結腸癌【就診醫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診時間】2022年2月【治療方案】手術治療(右半結腸切除術)+靜脈注射藥物(鹽酸伊立替康注射液、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治療周期】院內治療24天,每月按時就醫復查【治療效果】病情已得到控制,腹瀉、乏力、血便癥狀消失一、初次面診第一次見到患者時,患者自述存在高血壓、2型糖尿病的病史,每日按時服用相應的藥物,在10余天前,不知怎么回事突然感到乏力,還伴有頭暈、耳鳴,活動后心慌、胸悶,時感上腹部疼痛不適,偶感惡心,無嘔吐,進食欠佳,現為明確自身不適感的原因入院診治。查體時發現患者腹部可捫及包塊,糞便隱血試驗為陽性,腸鏡檢查時顯示患者的結腸肝區有灰白淡紅色的小組織多塊,質地較軟,疑似結腸癌。綜合患者的臨床表現、體征以及腸鏡檢查結果,以結腸癌收治入院。二、治療經過患者入院后完善病理檢查示:(結腸肝區)腺癌,即結腸癌。綜合考慮后先與患者溝通,確定盡快行右半結腸切除術的手術治療,患者聽后表示積極配合治療。手術前為患者進行全身麻醉,手術區域進行消毒,在患者右邊的腹部進行直線切開,將患者的右半結腸系膜、橫結腸右端、右半結腸切除,手術進程順利。待患者清醒后安全送回病房,術后讓患者使用注射用頭孢曲松鈉進行抗感染治療,并讓患者進行化療以殺滅癌細胞、控制癌細胞擴散,所用的化療藥物為鹽酸伊立替康注射液。三、治療效果院內治療24天后,患者的病情已得到控制,腹瀉、乏力、血便的癥狀消失,應用抗感染以及化療藥物期間未發生明顯不良癥狀。其精神狀態、飲食、睡眠以及大小便均正常,也不伴有惡心、嘔吐、胸悶、胸痛等癥狀,查體時患者的腹部平坦、腹肌柔軟、無壓痛,手術切口愈合良好,無紅腫、滲出的情況,允許患者出院。四、注意事項當患者的病情好轉,并開開心心出院時,我想心里也感到十分高興,但在出院時我還是要叮囑患者注意以下幾點:1、雖然已經出院,但是患者身體還是比較虛弱,我建議患者回家后注意休息,不要太過勞累,保持心情舒暢;2、飲食上在保證每日飲食攝入均衡的前提下,適當多攝入高纖維食物,如黃瓜、蘋果、香蕉、芹菜等,日常適當吃可有利于胃部蠕動,促進食物消化,進而預防便秘,并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可有助于病情好轉;3、我也反復囑咐患者,每月要按時就醫復查,以便隨時監測病情變化情況。五、個人感悟結腸癌這個疾病,在早期及時治療,并做好生活調護,疾病的預后較好,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抑制體內的癌細胞擴散到其他部位,而危及自身的生命。就像本次病例中的61歲女性患者一樣,在發現自身存在異常癥狀時,選擇就醫診治,而不是自行盲目服藥,這個方式我也比較提倡。另外,我也建議平時多關注自身健康,按時就醫體檢。

作者:鄭見寶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閱讀量: 4041

42歲男性患有結腸癌,平時竟無不適感!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摘要:42歲男性患者,自述平時并沒有腹痛、惡心、嘔吐、里急后重、粘液血便、肛門墜脹感等癥狀,1天前常規體檢時發現橫結腸占位,于是來到我院尋求進一步診察。經過系統檢查后,可診斷為結腸癌,予以手術以及口服藥物,患者的病情已得到控制。【基本信息】男、42歲【疾病類型】結腸癌【就診醫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診時間】2022年3月【治療方案】手術治療(腹腔鏡右半結腸切除術)+口服藥物(羅紅霉素膠囊、阿奇霉素片)+靜脈注射(氟尿嘧啶注射液)【治療周期】院內治療15天,定期門診復查【治療效果】病情穩定,無不適癥狀一、初次面診第一次見到患者時,患者自述在1天前體檢時發現自身存在橫結腸占位,日常不伴有腹痛、惡心、嘔吐、里急后重、粘液血便、肛門墜脹感等癥狀,在外未采取治療措施。詳細詢問后得知患者既往存在高血壓病史,平時有規律服藥,查體時發現患者的腹部柔軟、未捫及腫塊,上腹部稍壓痛無反跳痛,腸鏡檢查時顯示橫結腸3cm占位,進一步完善病理檢查后,結果為橫結腸高級別上皮瘤變、不除外浸潤,遂以結腸癌收治入院。二、治療經過告知患者其存在結腸癌后,又與患者做了充分溝通,得到患者的認可后,確定盡快行腹腔鏡右半結腸切除術。術前進行腹部術區皮膚消毒、鋪手術巾,全麻后進行腹部穿刺,于患者的橫結腸中間件結腸肝曲、右半結腸分離出來,并將回腸末端以及橫結腸右側切除,最后將患者的左側橫結腸和回腸末端的斷口進行吻合,手術進程順利。待患者清醒后安全送回病房,術后讓患者服用羅紅霉素膠囊、阿奇霉素片進行抗感染治療,并予以患者氟尿嘧啶注射液進行化療,以防止癌細胞擴散。三、治療效果術后首日,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穩定,精神狀態尚可,說明手術順利。術后15天,患者自述服用抗感染藥物以及進行化療后沒有明顯不適癥狀,查體手術切口恢復良好,無發熱、寒戰、惡心、嘔吐、腹痛、腹脹的癥狀,飲食、大小便均正常,遂出院療養,囑其定期回院復查,如有不適及時就醫。四、注意事項隨著患者的病情逐漸得到控制,并且可以出院回家治療,我感到十分欣慰。出院時我叮囑患者,可以適當多吃芹菜、生菜、香蕉、黃瓜等粗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并多喝溫水,有助于大便排出順暢,輔助預防便秘的發生,同時還應避免久坐、久站。生活中保持心態平和,睡眠充足,做好保暖措施,短時間內盡量不要做重體力勞作或大幅度運動。另外,還應按時到門診復查,堅持化療,我也會結合患者的病情合理調整治療用藥。五、個人感悟臨床上有些患者,在患病后也許并不會伴有明顯不適感,就像本次病例中的42歲男性患者一樣,平時并未有任何不良癥狀,但是在體檢后顯示存在橫結腸占位,進一步檢查后確診為結腸癌,不過患者也無需太過擔心,早期采取手術、化療后,本次病例患者的病情已得到較好的控制,后期按時復查即可,從本次病例可以得知按時體檢的好處。

作者:鄭見寶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閱讀量: 5091

結腸癌問答

更多>

結腸癌醫院

更多>
簽約專家
結腸癌 推薦專家
李力卓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急診科

視頻 | 文章 | 回復

個人簡介: 李力卓,男,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副教授,醫學博士。擅長急診外科各種急危重癥,如各類休克、大創傷、急腹癥等的診斷與搶救,以及急診無麻醉氣管插管、心臟按壓、深靜脈置管液體復蘇、CRRT等外科搶救治療技術。 展開
個人擅長: 急診外科各種急危重癥,如各類休克、大創傷、急腹癥等的診斷與搶救,以及急診無麻醉氣管插管、心臟按壓、深靜脈... 展開
立即免費咨詢

特別聲明: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舉報電話:4006678535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09345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經營性-2020-0006
京ICP備16049935號-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亚洲欧美v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有来医生官方网站_权威的医疗科普知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