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疝氣(別名:兒童疝)
掛號科室: 小兒普外科
發病部位:下腹
多發人群:小兒
治療方法:手術治療
是否傳染:無傳染性
是否遺傳:無遺傳性
相關癥狀:腹股溝區或臍孔包塊
相關檢查:B超檢查
相關手術:疝修補術
相關藥品:頭孢曲松鈉、奧硝唑
治療費用:市三甲醫院約(10000-50000元)
小兒疝氣微創手術多久恢復
26345次播放68次點贊
兒童疝氣是怎么回事
34530次播放269次點贊
兒童疝氣發病率是多少
22101次播放319次點贊
疝氣手術后多久洗澡
21798次播放352次點贊
兒童做疝氣手術后護理
38699次播放284次點贊
男寶寶睪丸疝氣的危害
45757次播放385次點贊
小兒疝氣手術多長時間
55783次播放83次點贊
小兒疝氣多大做手術好
41115次播放79次點贊
小兒疝氣是小兒外科常見病之一,俗稱“小疝氣”、“小腸氣”、“氣蛋”、“大蛋”等,發病機理不同于成人,是胚胎發育過程中,腹膜在腹股溝內(俗稱:大腿根)向外延續出一囊狀突起叫做“鞘狀突”。它一般在出生前后逐漸萎縮閉塞。有學者統計,生后一年內未閉或部分未閉的約占57%,在此期間如小兒經常哭鬧、咳嗽、便秘及排便困難、或腹腔內有腫瘤、腹水時,腹壓增大,腹腔內的臟器如腸管、闌尾、女孩的卵巢、輸卵管等就順勢鉆入這個囊內,醫學上稱之為“斜疝”,這個囊被稱為“疝囊”。這是小兒最常見的一種疝。
作者:馬冬冬 淮北礦工總醫院 閱讀量: 3737
一,何謂小兒斜疝?斜疝俗稱小腸氣,是小兒腹部外科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是腹外疝的一 種。臨床表現為腹股溝腫吵塊突出,擠壓有"咕嚕”音,平臥消失,咳嗽、哭鬧時復現。二,斜疝在哪個年齡段好發?斜亦可發病在任何年齡段但2歲以內為多見,2歲以后疝的發生率就有所降低。三,斜疝的發病機理是什么?1、腹壁強度減弱,如先天性鞘狀突未閉,后天性主要有手術切口、感染,外傷。外傷2、腹內壓力過高如嬰兒經常哭吵,長期咳嗽、經經常嘔吐和便秘3、小兒腹股溝管很短(約1cm),而且嬰兒又多仰臥兩兩髖常屈曲、外旋外展腹肌松弛,收縮力減弱導致疝的發生。四,斜疝的臨床表現有哪些?1、決定性的癥狀是腹股溝區腫物突出。平臥消失, 直立或咳嗽時復現。隨著疾病發展腫塊可下至陰囊2、之可還納,,按壓外環、囑咳嗽有指部沖擊感3、發生嵌頓時,疼痛明顯,腫塊變硬,甚至嘔吐,出現梗阻癥狀。五,斜疝如何治療?1、出生時發現可暫不處理,因有自愈可能,原則則上選擇在6個月以后手術2、如反復出現嵌頓,手術年齡可提前3、如嵌頓不能還納,應急診手術4、復發疝再次手術應安排在上次手術后半年以上。
作者:蘇義林 安徽省立醫院 閱讀量: 4563
1.什么是微創手術?微創手術是指使用腹腔鏡方法進行手術治療腹股溝斜疝。2.微創手術治療腹股溝斜疝有什么優點呢?首先就是基本無疤痕:使用微創方法治療腹股溝斜疝,肉眼可的疤痕只有3毫米,所以用肉眼看也難以尋找到疤痕,可以說基本上無疤痕。這就可以消除疤痕對小孩心理產生的影響、特別是小女孩。第二就是:可以處理對側的“隱形疝”。因為當小孩是單側腹股溝斜疝的時候,有可能對側也合并內環口沒有閉合,只是腹腔內壓力不足夠使它表現出來。所以傳統手術無法觀察對側內環口是否存在閉合情況,以前存在做完患側疝氣結果對側疝氣出現的情況。但是腹腔鏡就可以避免這個情況出現,如果發現對側內環口沒有閉合,可以同時手術治療,使小孩不用再承受一次手術的打擊。第三就是:創傷小,術后恢復一定比較快。所以我們建議:小孩腹股溝斜疝,情況允許盡可能微創手術治療。
作者:王健俊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閱讀量: 4140
第一:可能影響小孩的飲食甚至影響生長發育!因為腹股溝斜疝的疝內容物往往是腸管(也就是在腹股溝或陰囊突出的腫塊是腸管),所以如果較大的腹股溝斜疝內含腸管就多,而腸管離開了正常生理位置后,就會影響腸管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的功能!所以對小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有影響。第二:引起腹痛、腸梗阻、嚴重時可能引起腸壞死。因為當小孩哭鬧、咳嗽、排便時,腹腔內壓力突然升高,就會引起更多的腸管突入腹股溝或陰囊內,而因為腸管突出太多了而不可以自行回收(就像手指戴入了較小的戒指后脫不出來一樣),這樣就引起了嵌頓性腹股溝斜疝。腸管被“卡”住了第一就會引起小孩腹痛、哭鬧不安,進而導致腹脹、嘔吐,如果步及時處理就會導致腸壞死,危及生命。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觀察小孩的變化。第三:有可能影響睪丸發育。特別是長期突出的腹股溝和睪丸鞘膜積液,嚴重時有可能影響睪丸發育。所以家長們要注意,小孩腹股溝斜疝不處理危害還是挺大的。而且建議:手術選擇腹腔鏡微創處理哦!
作者:王健俊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閱讀量: 3270
簡單來說:(1)在發育過程中,睪丸是在腹膜后的(簡單理解就是睪丸在小孩的肚子里)隨著發育當睪丸從腹膜后經過“內環口”進入陰囊后內環口就會閉合。(2)在內環口沒有閉合,同時小孩哭鬧、長期咳嗽、便秘等腹壓增加的情況下,腹腔內容物經過沒有閉合的內環口突出到腹股溝或陰囊內就形成疝氣了。
作者:王健俊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閱讀量: 3507
在治療上,目前認為凡是真性的腹股溝疝都不能自行愈合,一般都要求進行手術治療,不宜保守治療。因為疝的嵌頓(表現為腫塊局部突出)多發生在出生后6個月,如發生嵌頓,可能會導致小腸卡在陰囊處,時間一長,會導致腸壞死和腹膜炎。所以凡確診為疝的小兒都應盡早手術,不主張采用所謂的“疝帶”壓迫治療。有報道顯示,如果在確診1個月內手術的,可以避免90%的并發癥(除非孩子有心臟或呼吸等問題不能耐受手術)。手術治療可采用在腹股溝的地方開一個小于1cm的切口,高位結扎鞘狀突(囊袋的根部),一般約15分鐘就可完成手術。也可以通過腹腔鏡在腹腔內完成,這兩種方法效果都很好,無需過分擔心。
作者:吳凱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閱讀量: 4031
周小鳳 副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兒科
"新生兒疝氣分為臍疝、腹股溝疝氣,臍疝的發生率比較高。體表可以明顯的看到有包塊有腫塊,也可以用手明顯的感知到。臍疝的發生主要和孩子的...
章立峰 副主任醫師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
普外科
"小兒疝氣的治療主要還是通過手術為主,其他治療方法包括疝氣帶以及觀察等方法,效果都不理想,所以小兒疝氣最佳的治療方法還是通過手術修補...
全部 北京 上海 廣東 廣西 江蘇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東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遼寧 黑龍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慶 陜西 甘肅 云南 新疆 內蒙古 海南 貴州 青海 寧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