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心肌炎(別名:小兒感染性心肌病)
掛號科室: 小兒心內科
發病部位:心臟
多發人群:小兒
治療方法:藥物治療、手術治療
是否傳染:有傳染性
是否遺傳:無遺傳性
相關癥狀:多汗、蒼白
相關檢查:心肌酶、肌鈣蛋白
相關手術:心臟移植術
相關藥品:維生素C、洋地黃
治療費用:市三甲醫院約(20000-100000元)
幼兒心肌炎有什么癥狀
45293次播放31次點贊
兒童心肌炎有什么癥狀
26141次播放92次點贊
什么是兒童心肌炎
20455次播放498次點贊
三歲寶寶總說累是心肌炎嗎
21575次播放362次點贊
小兒心肌炎怎么檢查出來
35615次播放285次點贊
小孩得了心肌炎嚴重嗎
22001次播放53次點贊
兒童心肌炎如何治療
28696次播放403次點贊
嬰兒心肌炎能治好嗎
26917次播放202次點贊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摘要:10歲患兒因為一過性暈倒來院就診,經過輔助檢查和查體,診斷為小兒心肌炎。小兒心肌炎會引起心肌泵血不足,腦部缺血、缺氧,從而暈倒。給予黃芪、當歸、太子參等補益氣血的中藥口服,配合輔酶Q10膠囊,經過1周的干預治療后,患兒病情得到明顯緩解,未再發生暈倒的現象。【基本信息】女、10歲【疾病類型】小兒心肌炎【就診醫院】南京市中醫院【就診時間】2022年3月【治療方案】中藥內服(黃芪、當歸、太子參)+西藥口服(輔酶Q10膠囊)【治療周期】居家治療7天后復查【治療效果】患兒病情明顯改善,未再發生頭暈和暈倒的情況一、初次面診患兒今年10歲,因為一過性暈倒,來門診就診,檢查血壓在正常范圍內,血糖也不高,但心肌酶譜結果提示患兒的磷酸肌酸激酶、α-羥丁酸脫氫酶,尤其是肌酸激酶同工酶明顯升高。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升高主要是因患兒心肌細胞受到損害而導致。這個指標比較有特異性地提示患兒有心肌炎。結合患兒面色沒有同齡兒童紅潤,有頭暈、胸悶癥狀,因此初步考慮患兒的病情屬于小兒心肌炎。二、治療經過鑒于患兒的臨床癥狀體征以及實驗室檢查,初步考慮患兒屬于小兒心肌炎,于是告訴家長,小兒心肌炎的危害會有可能引起爆發性心肌炎,甚至會對患兒的生命造成影響,所以要及時給予干預治療。治療給予黃芪、當歸、太子參熬制中藥口服,補益氣血,配合西藥營養心肌的藥物(輔酶Q10膠囊),并且囑咐家長不能讓患兒劇烈運動,以免加重癥狀。經過1周的治療,患兒的癥狀明顯緩解。三、治療效果因為患兒就診非常及時,治療用藥方案也比較合理,因此經過1周的藥物治療,患兒的疾病得到明顯改善,沒有再出現頭暈、乏力、暈倒的情況,患兒精神、食欲狀況和同齡人相差無幾。同時復查心肌酶譜,結果提示磷酸肌酸激酶、ɑ-羥丁酸脫氫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均恢復到正常范圍內。四、注意事項很欣慰經過及時治療,患兒病情得到明顯改善,但建議家長平日還是需要讓患兒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至少8個小時以上,1-2周內不適合劇烈運動,如跑步、跳繩、踢球等,以免病情反復加重。另外,家長要注意患兒的飲食情況,盡量選擇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比如雞蛋、牛奶、瘦肉、魚肉、新鮮的水果蔬菜等,注意營養均衡,以促進疾病恢復。如果在此期間情緒較低落,家長也要及時正確疏導。五、個人感悟很多病原菌會引起心肌損害,比如腸道病毒、肺炎支原體等,這些病原體會直接損傷兒童的心肌細胞,從而引起心肌炎的癥狀。心肌炎的治療相對來說比較困難,對醫生的判斷要求也比較高,如果醫生能夠在應用西藥營養心肌的前提下,再配合中藥的辨證論治,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案,可以使得臨床治療效果更加理想,比如,本例患兒應用黃芪、當歸、太子參等補益氣血的中藥內服,加輔酶Q10膠囊的方案進行治療,最終效果非常滿意。
作者:司振陽 南京市中醫院 閱讀量: 4207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摘要:5歲孩子因在活動課上運動比較劇烈,突然癱坐在地,面色蒼白,呼吸困難,來院就診。孩子自述當時身體無力,感覺胸悶,呼吸不暢。隨后查體聽診心率較快,呼吸稍急促,結合心電圖、心臟彩超以及心肌酶譜報告,診斷為小兒心肌炎。經過7天左右的心電監護配合靜脈輸液治療后,孩子的癥狀得到緩解。【基本信息】男、5歲【疾病類型】輕癥型小兒心肌炎【就診醫院】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就診時間】2021年7月【治療方案】心電監護+藥物治療(三磷酸腺苷二鈉氯化鎂注射液+輔酶Q10注射液+維生素C注射液)【治療周期】住院治療7天,1周后復查【治療效果】孩子狀態恢復正常一、初次面診有一天傍晚,一位媽媽帶著5歲的男孩來醫院就診,表示前2天孩子著涼感冒,當時表現為打噴嚏、流鼻涕、發熱癥狀,在家休息了一天體溫就自己退了,然后家長很快把孩子重新送到幼兒園上學了。今天孩子在幼兒園里活動得比較劇烈,然后突然癱坐在地,面色蒼白,呼吸困難,孩子自己說覺得胸悶、沒力氣。隨后聽診心率,顯示心率稍快,為110次/分,心音有力,呼吸頻率約25次/分,血壓90/60mmHg,血氧飽和度93%,四肢溫暖,搏動可,精神反應正常。給予心電圖,心臟彩超,血常規,動脈血氣,電解質,心肌酶譜等檢查。發現心電圖當中PR間期有稍許延長,ST段有輕度壓低,心臟彩超中射血分數正常,但發現有先天性室間隔缺損5mm,孩子的媽媽說以前從來沒做過心臟超聲,所以對這個情況不知情。心肌酶譜當中的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至49U/L,考慮診斷為輕癥型小兒心肌炎。二、治療經過將孩子收治入院,給予心電監護,記24小時出入量,叮囑嚴格臥床休息,減少活動,并配合靜脈輸注三磷酸腺苷二鈉氯化鎂注射液、輔酶Q10注射液、維生素C注射液等藥物營養心肌,同時囑咐孩子保持心情平靜,避免劇烈活動、情緒起伏較大等。住院治療7天左右,孩子癥狀得到緩解,給予出院,囑孩子家長1周后帶孩子復查。三、治療效果孩子在住院7天后呼吸困難癥狀得到明顯改善,面色紅潤,乏力現象已得到緩解,經過1周后復查,顯示孩子各方面癥狀已經好轉,精神狀態一切正常,沒有感冒發燒的表現,活動量也增加了,正常外出時稍微跑跑跳跳都沒有明顯的異常不適感,復查心電圖以及靜脈抽血的心肌酶譜都基本正常,評估病情恢復滿意,但由于孩子本身有室間隔缺損,所以建議到小兒心內科隨訪,必要時進行介入封堵術。四、注意事項很高興孩子癥狀得到好轉,但仍需要囑咐孩子及家長,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注意孩子避免勞累、重體力勞動以及長時間劇烈活動,注意保持情緒穩定,避免情緒大起大落,同時注意飲食均衡,加強營養,一旦發生明顯的異于平常的乏力、氣促、精神萎靡等情況,需要及時就診,以免漏診。除此以外,有些孩子有先天性的心律不齊或者心臟結構缺損,在沒有做檢查之前都是未知的狀態,所以必要時也需要完善相關檢查。五、個人感悟小年齡的心肌炎一旦發生重癥是非常危險的,所以在任何一次生病中,都要尤其關注孩子的精神狀態,查看是否有胸悶乏力,臉色變化等現象。 一旦有上述任何癥狀表現,都需要及時就診,在檢查時不能遺漏心臟方面的檢查,包括心電圖,心肌酶譜和心臟彩超等。對曾患有心肌炎的孩子,平時出現感冒發燒等疾病時,也需要引起重視,尤其要注意等到孩子病情徹底好轉后,再去學校上課,比較穩妥。避免出現像該病例中的孩子一樣,突發小兒心肌炎。
作者:朱若塵 上海市兒童醫院 閱讀量: 4897
兒童心肌酶高,多見于心肌炎及心肌缺血,少部分也可出現在生理性因素下,如劇烈活動,建議兒童心肌酶高,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相應處理。常見原因1、生理性因素:兒童心肌酶一般較高,如乳酸脫氫酶、羥丁酸脫氫酶輕度升高,臨床意義不大。如兒童劇烈運動、哭鬧、發熱,心肌酶測量值也可以出現升高,建議觀察;2、心肌炎:指心肌局限性或彌漫性炎性病變,多由病毒感染引起,亦可由變應原、自身抗原導致,可導致心肌酶高,一般表現為乏力、納差、心慌,可伴有發熱、咳嗽、腹瀉,少數患兒可無癥狀,嚴重時可出現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死亡;3、心肌缺血:由于休克、窒息等引起心肌缺血,導致細胞出現壞死、崩解或細胞膜通透性增加,心肌酶溶解進血液中,出現心肌酶的異常升高。治療方法以藥物治療為主,遵醫囑用藥,如使用維生素C、果糖營養心肌,減少心肌耗氧。如果心肌缺血是缺氧導致,糾正缺氧,改善循環,治療原發病。如果由感染引起,要積極進行抗感染治療,對細菌感染可使用對應的抗生素,對病毒感染使用干擾素或其他抗病毒藥物。注意事項對于兒童應注意營養心肌,可適當食用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三文魚、核桃等。
作者:朱芮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閱讀量: 5352
腺樣體也叫咽扁桃體或增殖體,位于鼻咽部頂部與咽后壁處,屬于淋巴組織,出生后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長大,2-6歲時為增殖旺盛的時期,10歲以后逐漸萎縮。腺樣體肥大系腺樣體因炎癥的反復刺激而發生病理性增生,而引起鼻堵、張口呼吸的癥狀,尤以夜間加重,出現睡眠打鼾、睡眠不安,患兒常不時翻身,仰臥時更明顯,嚴重時可出現呼吸暫停等。 1、保守治療可以用生理性的海鹽水噴鼻子,必要的時候可以用內舒拿噴鼻子,一定要增強孩子的抵抗力,別總是讓孩子感冒,鼻塞的癥狀就不會特別頻繁的出現。隨著年齡的增長,腺樣體將逐漸萎縮,病情可能得到緩解或癥狀完全消失。 2、效果不好者可以選擇手術處理,伴有扁桃體腫大,可以一并手術處理,如果沒有扁桃體腫大,就是單純做腺樣體切除術就可以的。 孩子出現明顯的打鼾癥狀,影響到夜間睡眠,這種情況下就得手術處理,才能夠一勞永逸的。
作者:王君 中日友好醫院 閱讀量: 67474
夏季到來,隨著溫度上升,皰診性咽峽炎的患兒明顯增多,門診醫生在檢查感染指標的同時會檢查心肌酶,心肌酶升高提示心肌損害,而很多患兒也會因此被診斷為「病毒性心肌炎」,但真的是這樣嗎?目前認為皰疹性咽峽炎的主要致病病原體為柯薩奇病毒A組(CA),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致病原為柯薩奇病毒(A、B 組)、腺病毒等。 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炎是由各種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肌間質炎癥細胞浸潤和鄰近的心肌細胞壞死或變性,導致心功能障礙和其他系統損害的疾病。 而臨床上最常見的是病毒性心肌炎,除少數爆發性心肌炎為病毒對心肌細胞的直接廣泛破壞,大部分病毒性心肌炎均為病毒血癥致機體免疫系統活化致病,因此發生心肌炎是遺傳和免疫等多方面因素決定的。 心肌酶升高是兒童心肌炎診斷的重要依據之一,但并非心肌酶譜中任何一項升高都支持心肌炎診斷。心肌酶譜中最有診斷價值的一項是肌酸激酶同工酶,即CK-MB,因為它主要來自于損傷的心肌細胞,具有心肌特異性。 心肌損傷時,同時釋放其他多種酶,包括LDH、HBDH、CK,因此,如果只有CK-MB升高而不伴其他酶的升高,不一定有心肌損傷和心肌炎。反之,只有其他酶的升高,而CK-MB正常就更不支持心肌炎,因為這些酶還可來源于骨骼肌和肝臟等許多其他組織。 嬰幼兒由于細胞代謝活躍,正常心肌酶水平可高于成人,而且靜脈取血時的束縛以及孩子的反抗均可造成非特異性肌酶的升高;另外還有檢測方法的敏感性和準確性問題。 目前國內多數醫院檢測的是CK-MB活性,以IU/L為單位,而一些三甲醫院開展的CK-MBmass(質量)檢測以ng/ml為單位,較活性檢測更為準確,因此建議CK-MB輕度升高的患兒可再做一下CK-MBmass檢測,多數檢測值會在正常范圍,從而解除心肌炎的擔憂。還可同時檢測心肌特異性更強的指標肌鈣蛋白以助診斷。 另外一種特殊的情況是CK顯著升高達數千或上萬IU/L,同時伴有其他心肌酶的升高,但CK-MB不超過CK值的5%,這種情況多是肌病的表現而非心肌炎,應告知患兒就診神經肌肉病專業。 總之,心肌炎的診斷是綜合臨床癥狀體征和心肌酶、心電圖、心臟超聲等檢查后作出的,應按照兒童心肌炎診斷標準進行診斷,不能將非特異心肌酶的升高診為心肌炎,造成心肌炎診斷過濫。 另一方面,由于心肌炎臨床表現無特異性且輕重懸殊,也不能漏診。尤其不能漏診重癥心肌炎,以免造成嚴重后果。
作者:沈愛東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閱讀量: 90221
全部 北京 上海 廣東 廣西 江蘇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東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遼寧 黑龍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慶 陜西 甘肅 云南 新疆 內蒙古 海南 貴州 青海 寧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