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
掛號科室: 耳鼻喉科
發病部位:頸部
多發人群:兒童
治療方法:藥物治療、手術治療
是否傳染:無傳染性
是否遺傳:無遺傳性
相關癥狀:耳痛、流膿
相關檢查:聽力檢查、CT檢查
相關手術:鼓膜修補術
相關藥品:氧氟沙星滴耳液、青霉素
治療費用:市三甲醫院約(1000-10000元)
中耳的位置、形態、結構及功能
14575次播放69次點贊
中耳炎能傳染嗎
80561次播放17次點贊
中耳炎復發怎么辦
66982次播放3次點贊
孕婦中耳炎胎兒會聾嗎
91925次播放6次點贊
什么是中耳炎癥
31953次播放30次點贊
急性中耳炎怎么治
25486次播放47次點贊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如何治
69687次播放65次點贊
分泌性中耳炎可以打新冠疫苗嗎
68335次播放63次點贊
中耳炎患者不適宜喝酒,除了會刺激患者中耳腔黏膜的炎癥加重外,治療過程中喝酒還容易引起雙硫侖樣反應,接下來跟大家詳細分析一下原因。1.加重炎癥,不利于恢復中耳炎是比較常見的耳鼻喉科疾病,分為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等,大部分是細菌感染導致。如果患者喝酒,可能會因為酒精的刺激使得急性中耳炎的炎癥加重,可能會出現耳部嚴重疼痛、流膿、充血、水腫等癥狀,還可能會誘發慢性中耳炎的急性發作,導致耳鳴、聽力下降等癥狀,不利于病情的恢復。2.引起雙硫侖樣反應中耳炎患者在治療期間可能會服用頭孢類、喹諾酮類的抗生素,如果服藥后喝酒,這類藥物會阻止體內乙醇代謝成乙醛,導致體內“乙醛蓄積”的中毒反應,也稱雙硫侖樣反應,患者會出現面部潮紅、頭痛、腹痛、出汗、心悸等癥狀,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呼吸困難,急性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所以中耳炎患者在治療期間最好不要喝酒。中耳炎患者除了不能喝酒,在飲食上要注意,多攝入一些含纖維素、礦物質、蛋白質和維生素等食物,以保證營養的豐富、充足和均衡,減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攝入,尤其應忌食或少食煙酒、辛辣、油膩、生冷性食物。平時生活中要加強對耳朵的保護,不要用尖銳的東西掏耳朵,以免損傷耳道的皮膚,使病原體易侵入人體。注意耳道的清潔、干燥,洗浴時防止污水流入耳內,必要時可用耳塞塞住耳道。如果不小心耳道內進入污水,需要及時清理干凈,鼓膜穿孔及鼓室置管患者禁止游泳。如果存在鼻腔疾病,擤鼻涕時不能用力和同時壓閉兩只鼻孔,應交叉單側擤鼻涕。另外,中耳炎患者日常還要注意保暖,以免發生感冒,如果不慎感冒要及時治療,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加重,導致細菌逆行感染,從而加重病情。參考文獻[1]鄧莉.淺談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護理[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56):131[2]楊希,崔軍華,唐雪花.雙硫侖樣反應的臨床研究進展[J].現代醫藥衛生,2021,37(06):982-986.
作者:馮佳鵬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 閱讀量: 4703
患有中耳炎的患者一般不能抽煙,因為吸煙是導致中耳炎的一個重要誘因,容易加重中耳炎病情,甚至引發耳聾。長期、大量吸煙,可使咽部的黏膜充血和水腫,導致鼻咽部黏膜充血,引起咽鼓管咽口不通暢,影響中耳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使中耳腔內產生負壓,導致炎癥加重。此外,香煙煙霧中含有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質對中耳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可使中耳內分泌的黏液增加、變稠,從而造成中耳內積液,使聽力下降。對于本就患有中耳炎的人群,則會加重耳痛、耳流膿的癥狀,還可引起聽力下降。研究顯示二手煙容易導致兒童咽鼓管感染和堵塞,引起中耳炎。周圍環境有吸煙者孩子得中耳炎的風險會增加37%。而當吸煙者為母親時,孩子中耳炎危險會增加62%。此外,感冒擤鼻涕方式不當等也可能會導致鼻腔分泌物反流至中耳引起中耳炎癥。一旦出現耳內發炎時,必須立刻就醫,不可耽誤,并一直觀察到痊愈。參考文獻[1]江琴琴.哪些原因可以引起中耳炎[J].人人健康,2022(15):26.[2]王向鋒,鄭建軍,田宏.兒童分泌性中耳炎與被動吸煙的相關性分析[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7):104-105.
作者:朱敏輝 上海長海醫院 閱讀量: 4587
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化膿性炎癥,有咽骨管途徑感染,最多見。感冒后咽部底部的炎癥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現出血,腫脹,纖毛運動發生障礙,致病菌乘虛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常見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因此預防感冒就能減少中耳炎發病的機會。另外吸香煙,包括吸二手煙,還有長時間用耳機聽搖滾類的大分貝的音樂,也會引起中耳炎。
作者:吳知超 撫順市中心醫院 閱讀量: 4437
有朋友問得了中耳炎還能抽煙嗎?首先,你甭管得不得中耳炎,最好都甭抽煙,因為抽煙肯定不是一好事兒。但是針對中耳炎,肯定抽煙會不利于中耳炎的恢復,甚至會加重,這是為什么?因為煙它肯定會刺激鼻腔的黏膜,還有口腔黏膜,而我以前說過,鼻子和耳朵,中耳和這個鼻子是只有一條唯一的通道有連接,叫做咽鼓管。那么咽鼓管兒的話,當它不開放的時候才容易得中耳炎,當你的煙草這種煙就會直接刺激這個鼻黏膜,那么導致黏膜水腫,或者讓它原本水腫更不容易恢復或者加重,那么直接會影響中耳炎的康復,所以得了中耳炎一定不要抽煙。
作者:劉勇剛 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 閱讀量: 4820
化膿性中耳炎 中耳膽脂瘤術后飲食剛剛做完手術,麻醉藥沒有完全代謝,會有惡心頭暈等不適,等術后可以進食的時候,由于胃腸功能沒有完全恢復要暫時吃一些比較容易消化的促進腸蠕動的,比如流食有果汁、稀米粥、藕粉、麥片粥、蛋花湯、酸奶等。應少量多餐,每次少吃一些,多吃幾次,每次250~300毫升。 術后第二天可以吃一些加強營養的,促進耳后傷口愈合,除了每日吃的水果蔬菜,要加強蛋白攝入,要添加瘦肉,蛋白,可以吃雞蛋,肉湯,魚,雞肉,牛奶等。 術后忌口的水果有桂圓、紅棗、阿膠等。(引起傷口出血)。如術中植入放入聽骨的不能吃硬的東西(比如堅果一類的東西,不能用牙齒去咬硬的東西)引起聽骨移位;辛辣刺激性食物肯定不易吃,戒煙戒酒。
作者:張金慧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閱讀量: 3463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傳導性聾及鼓室積液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膿性疾病。為耳科常見病,冬春季多發,可發生干不同年齡,尤以小兒最常見,是造成兒童及成人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由于此病不像化膿性中耳炎那樣引起劇烈耳痛、發燒、或耳流膿等明顯的臨床癥狀,因此,發生于小兒時常易被忽略,以致延誤診治,最終造成難于恢復的聽力障礙,甚至影響語言發育,故應引起注意。本病過去的命名稱為非化膿性中耳炎、滲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漿液性中耳炎、漿液一粘液性中耳炎、中耳積液、膠耳等。本病根據病程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反復發作或發作時未及時有效治療,則可遷延轉化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的病程達8周以上的就稱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本病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所致,亦可由頭頸部腫瘤放療后而產生,目前認為咽鼓管功能障礙、中耳局部感染和變態反應等為其主要原因。其中咽鼓管功能障礙包括機械性阻塞(如兒童腺樣體肥大、慢性化膿性鼻竇炎、變應性鼻炎、慢性扁桃體炎,鼻咽部腫瘤等)和功能障礙(如司咽鼓管開閉的肌肉收縮無力,咽鼓管粘膜的粘液傳輸系統功能障礙等),局部感染致病菌主要有流感嗜血桿菌和肺炎鏈球菌,變態反應主要與I型、III型變態反應有關,兒童咽鼓管寬、短、平直易致鼻部及咽部感染擴散至中耳。此外飛行及潛水的急速升降亦可引發此病。對于反復發作、常規方法難以治愈的分泌性中耳炎應要考慮結核、鼻咽癌、淋巴瘤、梅毒、艾滋病等引起中耳炎的可能。咽鼓管功能障礙時,外界空氣不能進入中耳,中耳原有氣體逐漸被粘膜吸收,因而致使中耳腔內處于負壓狀態,造成鼓膜內陷、鼓室內粘膜腫脹、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致使液體自血管內漏出,聚集于鼓室。早期這些液體成稀水樣,隨病程進展,液體漸變粘稠,甚至呈膠狀,此時即稱為“膠耳”,病變進展的后果,可使鼓室內形成粘連,妨礙鼓膜和聽骨活動,嚴重影響聽力,或引起更嚴重的不可逆性的病理改變。分泌性中耳炎可發生于單側或雙耳同時催患,患者常感耳內發悶或堵塞,聽力減退,并伴有耳鳴,有些患者隨頭位或體位變化感到聽力或耳鳴有所不同,或感到聽自己講話聲音增大。急性者可有隱隱耳痛,慢性者耳痛不明顯。行耳鏡檢查時,可看到鼓膜充血,內陷,并且由于鼓室積液,透過半透明的鼓膜可看到有液平面形成,鼓膜可呈淡黃色或桔黃色,慢性者可呈灰藍或乳白色。配合聽力檢查及聲抗儀測試可進一步確定診斷。現在臨床上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一般采取非手術治療與手術治療相結合的綜合治療。非手術治療包括抗生素、糖皮質激素類藥物、黏膜促排劑、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暢、咽鼓管吹張。非手術治療3個月病情無明顯好轉者,應行鼓膜穿刺,吸引鼓室內液體。液體粘稠鼓膜穿刺不能吸盡時應行鼓膜切開術,反復穿刺仍復發或液體粘稠不易吸出時,可行鼓室置管術。長期反復不愈懷疑中耳乳突有肉芽組織等不可逆病變形成,特別發現有聽小骨破壞時應盡早行單純乳突鑿開術,上鼓室開放術等。此外應特別注意引起本病的原因,如小兒扁桃體腺樣體肥大、鼻息肉、鼻甲肥大、鼻竇炎等,尤應注意排除鼻咽部腫瘤的可能,積極治療病因,否則只治標不治本,甚至延誤更為嚴重疾病的診治。小兒分泌性中耳炎治愈后必須定期復診,感冒后常易引起復發。所以感冒后患兒必須常規檢查耳部,詢問聽力改變情況,必要時行聲導抗檢查。患兒平時應注意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家長及保教人員應加強對本病的認識,以便能及早發現患兒病情,并及時進行病因治療,以預防復發,同時切忌擅自運用抗生素予以治療,以防耐藥菌產生。
作者:古慶家 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 閱讀量: 5288
全部 北京 上海 廣東 廣西 江蘇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東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遼寧 黑龍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慶 陜西 甘肅 云南 新疆 內蒙古 海南 貴州 青海 寧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