賁門癌
掛號科室: 腫瘤內科
發病部位:上腹
多發人群:50歲以上
治療方法:手術治療、放化療
是否傳染:無傳染性
是否遺傳:有遺傳幾率
相關癥狀:劇痛、水腫、昏迷
相關檢查:胃鏡、內鏡檢查
相關手術:胃空腸吻合術
相關藥品:順鉑、卡鉑
治療費用:市三甲醫院約(70000-90000元)
賁門癌淋巴轉移還能活多久
92678次播放68次點贊
賁門癌晚期肝轉移能活2年嗎
78055次播放3次點贊
賁門癌轉移到肺是晚期嗎
93366次播放87次點贊
賁門癌術后三個月恢復狀態
31450次播放29次點贊
賁門癌手術人遭罪嗎
79413次播放26次點贊
賁門癌中晚期術后能活多久
76483次播放40次點贊
賁門癌一般在哪個位置
22155次播放42次點贊
胃底賁門癌能活多久
83150次播放75次點贊
賁門癌如果不及時處理治療可以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形成轉移灶,如常見的肺轉移癌、腦轉移癌等。一方面可以導致身體惡液質癥狀出現,如不及時處理或治療可以導致重度的營養不良、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進而導致死亡。另一方面可以導致全身多臟器功能衰竭,其中最主要的為心、腎、肝的并發癥或功能異常發生衰竭。再次可以導致人體免疫力低下引起繼發性感染,如真菌感染導致感染性休克或加重導致全身衰竭死亡。因此建議及早處理治療,一般早發現,早治療,如通過手術、放化療或通過中醫調理等是可以很好的控制,積極進行復查及預防相關并發癥是可以生活良好的,所以建議早發現,早治療。
作者:鄧立力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閱讀量: 4670
賁門癌病人飲食禁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進食易消化的食物,如流質無渣飲食,可根據病人情況逐漸增加食物中纖維含量,但要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如過酸、過辣、過度刺激的食物,包括 骨頭、魚刺等;2、避免過燙食物造成黏膜的反復損傷,適當補充蛋白食物,如出現梗阻和消化道出血癥狀,要找醫生進行正規診療,遵從醫囑。
作者:歐陽淼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閱讀量: 5117
賁門癌手術以后的復發分為幾種情況,一般賁門癌手術以后復發沒有再次手術的機會,主要原因如下:1、賁門癌復發以后,發生局部的腹膜后淋巴結轉移或者其它遠處轉移,比如肝轉移、肺轉移和顱內轉移;2、賁門癌復發或者轉移以后,往往病人的身體狀況會下降,所以通常不再適合手術;3、如果出現轉移后再進行手術,手術效果并不理想。但是經過評估以后,也有少部分病人在賁門癌復發以后可以再次手術,具體情況如下:1、與第一次手術間隔時間較長,通常在1年以上;2、復發和轉移的部位經過評估以后能夠進行根治性的切除;3、如果全身情況較好,尤其是心肺功能較好的情況下,少部分患者也可進行手術。
作者:彭譽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閱讀量: 4500
賁門癌術后護理措施包括:1、精神護理:鼓勵患者以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2、合理調整飲食:賁門癌術后因為胃和食管的吻合口會喪失原有的功能,患者進食后會出現食物反流及吞咽梗阻感,飲食上需要進行合理調整。建議患者多進食精細食物,避免生冷熱硬的食物,保持規律進食,不要過量;3、生活中注意適度鍛煉,調整好生活節奏。
作者:張祁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閱讀量: 3945
胃底賁門癌的癥狀主要是胸骨后疼痛,有些病人可能是出現吞咽困難時出現胸骨后疼痛,包括有些腫瘤晚期,會出現背部疼痛,所以發現這些癥狀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做進一步的檢查,排除胃部疾病,早期發現。因為胃癌的治療效果跟腫瘤的分期有很大的關系,早期腫瘤通過一些綜合性的治療,包括手術、放療、化療,生存率明顯能夠得到提高。賁門癌因為早期的癥狀沒有特異性,早期的病人可能會出現惡心、反酸,包括病人說的打嗝這些癥狀,因為出現這些癥狀有可能是胃炎引起的,病人以為是胃炎,有些服用藥物治療一段時間之后,出現癥狀明顯好轉,但是可能這樣會掩蓋病情,所以建議病人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作者:彭杰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閱讀量: 4817
目前賁門癌沒有找到明確的病因,該病的發生常見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1、家族遺傳因素:有賁門癌家族史的人群發病率較高;2、環境因素:包括大氣、飲水、飲食的致癌物,患者接觸到致癌物后,可能更容易發生腫瘤的惡變;3、不良飲食習慣:如經常食用過燙的食物及腌制、發霉變質的食品等,都會增加賁門癌的發病幾率;4、幽門螺桿菌感染后可能會增加賁門癌的發病幾率。
作者:黃耿文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閱讀量: 4294
崔雙林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腫瘤外科
"賁門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晚期的賁門癌病人一般不能夠手術治療,因為手術治療不能夠延長患者的壽命,所以手術治療沒有意義。通過積極的...
崔雙林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腫瘤外科
"賁門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賁門癌病人手術后能活多長時間,一方面取決于病人癌癥屬于早期、中期還是晚期,另一方面取決于賁門腫瘤惡性程度的...
全部 北京 上海 廣東 廣西 江蘇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東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遼寧 黑龍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慶 陜西 甘肅 云南 新疆 內蒙古 海南 貴州 青海 寧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