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硬化

就診指南


掛號科室: 心血管內科

發病部位:血管

多發人群:中老年人

治療方法:藥物治療

是否傳染:無傳染性

是否遺傳:有遺傳性

相關癥狀:主動脈濁音

相關疾病: 高脂血癥 高膽固醇血癥 腦出血

相關檢查:X線檢查

相關手術:

相關藥品:非諾貝特、阿伐他汀

治療費用:市三甲醫院約(10000—20000元)

動脈硬化視頻

更多>

動脈硬化文章

更多>

動脈硬化的治療方法有哪些?這樣治療能更快緩解病情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人都出現了動脈硬化的問題。動脈硬化帶來的危害比較大,容易影響心腦血管健康,患上冠心病、腦卒中等比較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需及時進行規范治療。那么動脈硬化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動脈硬化早治療很關鍵,可采取這些方法一、一般治療動脈硬化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所以想要控制病情,首先要避開相關的危險因素,比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需定期測量血壓,檢測血脂以及血糖水平,日常膳食應合理搭配,盡量不要吃高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并戒煙戒酒。作息要規律,不能長時間熬夜,熬夜時間過長會導致血管功能異常,加重動脈硬化的病情。二、藥物治療1.降脂藥物大多數動脈硬化的患者都存在脂代謝異常的問題,血脂水平處于比較高的狀態,適當應用降脂藥物可以減輕癥狀。常用的是他汀類藥物,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等,用藥后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會降低,減少脂肪在動脈中的沉積,降低膽固醇水平。2.抗血小板聚集藥如果長期存在動脈硬化,血液流動速度減慢,容易發生血栓,如果能合理應用抗血小板聚集藥,減少血小板聚集,可防止血凝塊形成和血管堵塞。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藥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用藥期間要嚴密監測,以防出現出血、消化道功能異常等并發癥。3.溶栓藥物如果動脈硬化的病情比較嚴重,導致急性血栓形成,需要盡早溶栓,可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溶栓藥物,比如阿替普酶、尿激酶等。這些藥物能在短時間內溶解血栓,促使血管通暢。4.抗凝藥物部分動脈硬化患者還需要應用抗凝藥物,比如華法林、普通肝素等。這類藥物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凝血,能預防和治療血栓性疾病。要提高動脈硬化的治療效果,需正確診斷動脈硬化的病情比較復雜,治療方案因人而異,需要先進行正確診斷,可進行血液流變學檢查,主要是觀察血液的黏稠度。如果存在動脈硬化,血液黏稠度會增高,血小板的活性也會增加。如果是三高人群,還應進行CT或冠狀動脈造影檢查,觀察管腔狹窄的具體情況以及部位。由于動脈硬化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因此早期還需要使用動脈硬化檢測儀,動脈硬化檢測儀能夠反映出血管的硬化程度,有助于預防心腦血管病變。

作者:郭夢夢 豐縣中醫醫院 閱讀量: 4764

頸動脈硬化疾病與中風

頸動脈硬化疾病是由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積聚所造成的,早期無明顯癥狀,但是到后期可引起大腦缺血從而導致中風。頸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吸煙、糖尿病、高脂血癥家族史、年齡、肥胖、睡眠呼吸暫停和缺乏運動等。頸動脈硬化所致的中風需要做哪些檢查?由頸動脈疾病所導致的中風發生率大致為10%~21%,一旦出現中風,通常需要做以下檢查:第一:頸動脈超聲;第二:腦CT或核磁共振;第三:頭頸部CT血管成像或磁共振血管成像。哪些措施可以預防中風?治療頸動脈疾病的目標是預防中風,具體措施要根據頸動脈狹窄的程度來決定。第一:如果狹窄是輕一中度,建議改變生活方式,包括戒煙、減肥和定期鍛煉等;第二:服用控制血壓或降低膽固醇的藥物,必要時建議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的藥物,以預防血栓形成;如果頸動脈狹窄非常嚴重或者您已經患有中風,醫生會建議您行手術治療,具體包括頸動脈內膜剝脫術——通過外科手術在頸動脈切開一個切口后將引起狹窄的斑塊切除;其次是頸動脈支架置入術——通過介入微創手術植入支架以防止動脈再次變窄。

作者:曹文杰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閱讀量: 3541

動脈硬化影響頭發異常,中醫可改善動脈硬化

冠心病的原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的硬化,有冠心病的病人身體其他的血管也會發生硬化,動脈硬化導致了血管的狹窄,不但會引起心肌的缺血,還會導致血液循環的不暢,出現頭皮的營養不足,引起掉頭發的現象。醫學臨床研究發現,有嚴重動脈硬化的病人,頭發大多數都有問題。如果你有脫發或者是禿頂的現象,建議你做血管血糖血壓血脂等等檢查,查一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情況。動脈硬化,可以采取中醫中藥的治療,控制斑塊的形成和血管的狹窄。另外要養成很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保持良好的心態。

作者:趙含森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閱讀量: 3248

眼部出現紅血絲,可能是動脈硬化的征兆

如果老人眼睛出現出血點、紅血絲,要提防是否是動脈硬化了。因為動脈硬化導致血管脆性增加,容易導致局部結膜小血管破裂、出血。因此,出現這種情況的老人最好及時到醫院查眼底,看是否存在動脈硬化以及動脈硬化的程度,還可以起到預防腦梗死、腦出血的作用。眼睛里有紅血絲,眼角有出血點,出現這些情況有些人并不介意,有些人卻特別擔心。專家提示,眼部常常出現紅血絲需要警惕,眼部的異常可能提示某種疾病。不僅年長者需要對此留心,經常出現眼部出血者,即反復發作,每次出血可自行消退者,最好也到醫院查查血液凝血功能。如果是偶爾出現紅血絲、出血點的,如在用眼過度后、揉眼睛后或猛抬頭后出現紅血絲、紅血點,則不必過慮,一般來說這種情況最多兩三個星期就可以自行吸收了。如果長期不吸收,就有必要到醫院進行檢查了。

作者:姜利斌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 閱讀量: 4362

動脈硬化通常發生在哪些部位

動脈硬化在臨床指動脈粥樣硬化,通常發生在心、腦、腎等部位的血管。建議存在危險因素的人群,日常生活中注意合理飲食,控制體重,適當進行體育鍛煉,能夠預防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進行性疾病,一般與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遺傳等多種因素有關。多發生在大、中動脈,如心臟的冠狀動脈、腦部椎動脈、腎臟的腎動脈、頸部的頸動脈,以及下肢股動脈、腘動脈等處。多是由于大、中動脈的血管腔較大,可承受的血流壓力也比較高,長期接受高血壓沖擊容易導致血管壁受損,出現局部脂質積聚,纖維組織增生,鈣質沉著引發斑塊,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后,應該在醫生指導下結合具體情況,遵循個體化用藥原則使用藥物治療。多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及他汀類藥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如果病變嚴重,也可以進行介入治療,幫助恢復血管的通暢度。

作者:孫繼紅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閱讀量: 4492

57歲女性發現頸動脈硬化伴斑塊,及時治療很重要!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摘要:頸動脈硬化為臨床中較為常見的疾病,需提高警惕。本病例患者因體檢發現頸動脈斑塊形成,且近期出現頭暈、頭迷等癥狀,遂于我院就診。給予彩超檢查發現:頸動脈硬化伴斑塊形成(單發),遂診斷為頸動脈硬化。給予患者抗血小板治療、穩定斑塊治療以及改善腦供血不足等治療,治療后,患者頭暈等不適癥狀緩解。【基本信息】女、57歲【疾病類型】頸動脈硬化伴斑塊【就診醫院】遼寧省人民醫院【就診時間】2022年2月【治療方案】藥物治療(阿司匹林腸溶片、阿托伐他汀鈣片、鹽酸倍他司汀片)【治療周期】住院治療1周,每月門診復查【治療效果】患者頭暈癥狀明顯改善,3個月后門診復查無明顯不適一、初次面診患者因“體檢發現頸動脈斑塊”為主訴來我科就診。患者自述:近10天,偶有頭暈,但無視物模糊、惡心嘔吐、四肢無力、走路不穩等癥狀。門診體檢時,彩超檢查結果提示雙側頸動脈分叉處斑塊形成(單發),右側頸動脈球部斑塊形成(單發)。患者既往存在高脂血癥病史3年,期間通過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進行降脂治療。無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肺部及腎臟疾病等。查體:神志清楚,對答準確,定向力、計算力、記憶力正常,GCS評分15分。嗅覺、視力粗測正常,無飲水嗆咳、聲音嘶啞、吞咽困難。四肢肌力正常,感覺運動可,雙側巴氏征陰性。綜合上述結果,初步診斷為頸動脈硬化伴斑塊形成,為進一步明確結果,遂將患者收入院,以進行下一步的檢查。 二、治療經過入院后,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行腦血流圖檢查,結果顯示:局部可見血流速度增快,因此考慮患者目前頭暈癥狀可能與頸動脈硬化合并斑塊形成有關,后續完善頸椎CT檢查,排除是由頸椎病所致的可能,且請耳鼻喉科進行會診,排除存在眩暈癥。由于患者目前病情較輕,因此暫時無需手術處理。建議采取保守治療,并給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以進行抗血小板治療;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以穩定斑塊,達到降脂治療的目的;同時給予鹽酸倍他司汀片,以改善腦供血不足的情況。住院治療1周后,患者頭暈、頭迷的癥狀明顯緩解,遂予以出院休養,并囑患者出院后每月應前往門診復查。三、治療效果在進行規律的抗血小板、穩定斑塊、改善顱內循環等對癥治療后,用藥3天時,患者頭暈、頭迷的癥狀即有所改善。1周后,患者不適癥狀明顯緩解。住院治療期間,患者并未出現急性腦缺血等斑塊脫落情況,且顱內血流有明顯改善,出院時患者無明顯主訴不適。出院1個月后,在門診復查中,患者表示自出院至門診隨訪期間,未出現明顯頭暈、頭迷、一過性黑蒙等腦缺血癥狀,也無明顯主訴不適。出院3個月后,患者門診復查彩超,頸動脈斑塊未見明顯進展,疾病控制良好。四、注意事項很高興,經過積極的抗血小板、穩定斑塊、改善顱內循環等對癥治療,患者頭暈、頭迷的癥狀得以緩解,頸動脈斑塊未見明顯進展,但這并非表示疾病已徹底痊愈,患者及其家屬仍不能掉以輕心,日常生活中還需注意以下內容:1、一旦出現頸動脈硬化伴斑塊形成,患者需要長期藥物治療,并定期前往醫院復查,評估斑塊性質及穩定性,如出現突發的飲水嗆咳、言語困難,偏身感覺運動障礙,要及時就診;2、日常生活中,患者應該戒煙、戒酒,推薦低鹽、低脂、低糖的食物,多進食新鮮的水果、蔬菜,適當運動,以防病情進一步加重。五、個人感悟頸動脈硬化是血管老化的一種表現形式,臨床上常常伴有內膜增厚,斑塊形成,絕大多數患者無癥狀,常在體檢中被發現。但這并不意味著無需干預,頸動脈斑塊不斷發展,不僅會造成顱內動脈供血不足,如斑塊不穩定脫落,還會誘發急性腦梗死。早期干預,飲食運動控制,定期復查對于此類患者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本病例患者由于發現及時,且治療期間依從性較好,因此病情在較快的時間內得以穩定,由此可見,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與病情的恢復速度有著較高的聯系,這也說明在治療疾病期間,謹遵醫囑服藥,定期檢查也同樣重要。

作者:沈世凱 遼寧省人民醫院 閱讀量: 4524

動脈硬化問答

更多>

動脈硬化醫院

更多>
簽約專家
動脈硬化 推薦專家
范書英主任醫師

中日友好醫院  心臟內科

視頻 | 文章 | 回復

個人簡介: 范書英,女,中日友好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醫師,醫學博士。2006年畢業于中國協和醫科大學,任中日友好與醫院副主任醫師;2013-2015年年在美國康涅狄格大學健康中心做博士后研究;2015年回到中日友好醫院任副主任醫師。長期致力于心血管內科醫療、教學及科研工作。擅長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壓、心力衰竭、心肌病的診斷及治療,對心臟超聲有... 展開
個人擅長: 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壓、心力衰竭、心肌病的診斷及治療,對心臟超聲有獨到見解。 展開
立即免費咨詢

特別聲明: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舉報電話:4006678535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09345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經營性-2020-0006
京ICP備16049935號-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亚洲欧美v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有来医生官方网站_权威的医疗科普知识平台